查看原文
其他

湖南日报整版推介龙山县精准扶贫成绩丨武陵雪消春意浓

我是龙山 2020-11-02



武陵雪消春意浓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4月龙山,大山深处冬雪消融,整个大地春风和煦,万物葱茏。

一排排新房矗立在青山绿水间,一条条水泥村道连接远方,一片片茶林长势喜人……近年来,伴随着精准扶贫的强力推进,一幅幅人民幸福、全面小康的画卷正在龙山大地徐徐铺开。

莫道春来早,更有早行人。2019年还没过完元宵节,龙山县委、县政府便发出了与贫困进行决战的号令,兴产业、抓就业、置家业。三业齐头并进,强力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并向龙山人民庄严承诺:决不让一个贫困兄弟掉队!

号令之下,全县391个行政村红旗招展,8800名党员干部组成的帮扶大军奔赴扶贫一线,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3131平方公里的武陵山腹地全面打响。

龙山大力发展油茶、茶叶产业。图为白雪覆盖下的油茶、茶叶基地。(龙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产业驱动  大山飞出金凤凰


▲湘西屋脊——龙山县大安乡大灵山风景如画。大灵山主峰海拔高1736.5米,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最高峰,也是澧水之源。2002年开始人工种植国外落叶松,目前已达2870公顷。   曾祥辉 摄

近年来,龙山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和主攻方向,坚持综合施策,培育特色产业,夯实利益联结,带动全县4.8万余贫困人口实现了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茅坪乡茶园坪村位于海拔1100米的猴子坡山上,初春的大山飘着小雪,寒意袭人。山坡上新辟的茶园,层层叠叠,就着山势蜿蜒如一条条飞舞的巨龙。

茶园村共有109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7户,230人,目前已有47户成功脱贫。

村支书杨安龙介绍,茶园村山高林密,风景怡人,适合发展高山绿色产业。在农业局和华菱集团帮扶下,村里又新开了300亩黄金茶园,加上前期400亩,总共已有700亩高山茶园。仅仅依靠种植茶叶,村民人均年收入就超过了8000元。今年全村将实现整体脱贫。

同行的茅坪乡党委书记王从强告诉笔者,在毗邻的长兴村今年也新开了300亩茶园,两个村子已有千亩黄金茶基地。乡政府正筹划在此建一个茶厂,目前正积极争取启动资金。茶厂建好后将极大地推动茅坪乡脱贫奔小康的建设步伐。

同样,在离县城仅5公里的兴隆街道雷音社区。村第一书记贾阳升正带领村民在陡峭的山谷两边开茶园种春茶。贾阳升以前当过乡党委书记和农业局局长。如何靠山地脱贫致富,他深谙此道。

贾阳升来到雷音社区后,修通了十多年都修不好的五条断头路。因常年日晒雨淋、脸庞黝黑,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黑哥”。贾阳升告诉笔者,全村道路今年可全部硬化,村里的黄金茶产业和养殖业年内将确保所有贫困户脱贫致富。

当然,产业脱贫致富同样也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家住茨岩塘镇中山村二组的张文东是村里多年的贫困户,以前在大山上靠种玉米为生,生活十分艰难。

这几年,在党员干部关心支持下,张文东到外地学习了种养技术,2018年养殖了4亩青蛙、4亩泥鳅。这两个养殖项目一年便带来了6万元的收入。

茨岩塘镇镇长田纪奎介绍,该镇有539名党员,党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引领作用。全镇已有6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剩下的210户今年将如期全部摘帽。

▲烤烟是龙山农业支柱产业,图为龙山里耶镇八面山的烤烟基地。曾祥辉 摄

目前龙山全县基本形成了以百合、柑橘、烤烟、畜牧养殖等优势产业和油茶、中药材、中蜂、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为主导的产业扶贫格局。百合种植规模、产量及销量居全国第一位。

龙山县委副书记陈忠耀表示,到2020年,龙山还将建设油茶产业基地10万亩,届时茶油产量超4000吨,年产值超5亿元。茶叶产业基地4万亩、中药材产业基地8万亩、中蜂产业5.5万群。到2022年,仅茶叶产业便可提供1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带动5万茶农增收。

▲龙山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图为该县无公害百合生产基地。   张军 摄

如今的龙山,一个个特色产业村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里耶的脐橙、石牌的百合、洗车河的腐乳……这一个个金字招牌的特色农产品,成为了大山里飞出来的一只只金凤凰。


就业带动  武陵腹地换新颜

▲龙山县举行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张军 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龙山坚持把就业脱贫作为主攻方向,抓实就业培训、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帮助,我现在有了一门技术,生活有了保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田宗华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土家汉子,谈到这几年的变化,他非常激动,不住地连声感谢。

田宗华家住靛房镇万龙村3组。父母早逝,自己又患结核病。但他并不气馁,先后两次参加县扶贫办举办的养羊技术培训,成为村里知名的养羊专家。

2018年7月,通过发展养殖业脱贫的田宗华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自食其力了,不愿再享受扶贫政策,于是亲手写了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书。

“生活富裕了,又置了家业,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想娶个老婆成个家。”田宗华有些羞涩地回答。

如今的龙山,像田宗华这样通过技能培训脱贫致富的例子举不胜举。

近年来,龙山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共计52场,提供就业岗位5.27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万余人,10520名贫困人口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

针对留守贫困劳动力,龙山还另辟蹊径,自主开发了众多“保洁员”“护林员”“养路员”等公益性岗位,方便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一家都有工作啦,每个月都有了稳定的收入。房子也有了,看病也不要钱哩。”谈起现在的生活,洗车河镇三个堡村的贫困户尚六香一脸幸福。

现如今她的丈夫当了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有了600元的收入。加上自己在家里搞种植养殖,整个家庭每年总收入不薄,目前全家早已脱贫摘帽。

2018年,龙山县共开发保绿、保洁、保安、公路维护等农村公益性专岗2103个。其中与济南市中区共同开发农村公益性专岗1296个,开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公益性专岗123个,县自主开发公益性专岗684个,共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2103人。

龙山县还把对口就业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完善帮扶机制,变“等靠要”为“走出去”,开展多样化劳务合作,成效显著。

今年19岁的杨秀军是民安街道三湾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哥哥相依为命,家徒四壁,生计难以维持。

2018年,龙山县与济南市市中区开展劳务协作扶贫工作,杨秀军被龙山县统一免费组织输出到济南市市中区喜加德虾仁水饺店务工。

“我这么年轻,不想一辈子都在外打工,这次到济南来就是希望能学到一门手艺,获得更高的收入,让自己尽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杨秀军由衷地说。

因为勤奋努力,杨秀军深得店老板喜爱,现在即将出师,工作非常稳定,心里乐开了花。

近年来,龙山县通过劳务协作、专场招聘、开发岗位、创新创业、对口帮扶等,有力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截至2018年底,已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39432人,涉及贫困户12449户,通过转移就业脱贫7788户25530人,领取转移就业交通补贴84600人次,发放补贴3925.83万元。


家业兴旺  脱贫致富奔小康

 “群雁飞得高,全靠头雁带。”近年来,龙山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贫困人口的致富“造血”能力,带领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刚到而立之年的苗家小伙周瑞,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龙山自主创业。周瑞的老家大安乡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加之离县城较远,老百姓收入不高,贫困人口较多。

但大安乡群山环绕、资源丰富,平均海拔上千米,适合多种药材生长,有“箬竹叶之乡”“药材之乡”的美誉。

周瑞正是看中了大山中不可小觑的资源,发动并带领村民大面积种植本地中药材和箬竹叶。

2013年,他在当地开办加工厂,对中药材和箬竹叶进行深加工。而后又成立了农民合作社。合作社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市场营销新模式。

合作社还免费对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并免费提供药材种苗,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寻得一份工作。农户除了在合作社务工有报酬外,还每年能有一笔不菲的分红。2016年,合作社用于农户现金分红的金额达18万元,2017年又增长到20多万元。

目前,合作社已建立白术、贝母、黄精等中药材基地2150亩,覆盖全乡15个村669户2491个贫困人口。

与此同时,在距县城75公里外的里耶镇,致富能人谭艳林带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故事,也成了一段佳话。

 ▲龙山县“惹巴妹”公司扶贫车间里,农村留守妇女正在进行手工编织。   张军 摄

2011年,谭艳林成立“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带领当地贫困户将土家族特色编织手法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编织出的毛线摆件、玩具和服装配饰等受到消费者喜爱。

2017年公司实现销售产值3126万元,2018年产值达4122万元,2019年力争突破5000万元。

“现在政策好,不仅搬了新家,还让我这个残疾人有事做。”来自里耶镇的李中英是低保户,得益于县里产业扶贫政策,她有幸成为龙山县“惹巴妹”手工织品有限公司在里耶扶贫车间的一名员工。

“我在公司帮着做手工织品,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李中英容光焕发,重拾了生活信心。像她这样的贫困户,该公司吸纳了近300人。

2018年,“惹巴妹”扶贫车间模式被全州推广,公司在全州8县市设立18个扶贫车间,并开展手工技能培训,培训人次达4000多人。带动就业147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902人,易地搬迁户337人,人均年增收上万元。 

“扶贫车间的设立,极大地方便了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今年公司一定会接更多的订单,确保扶贫车间员工有事做、有钱赚、能致富。”谭艳林对下一步的扶贫帮困工作信心百倍。

除此之外,在农车镇富坪村,森垚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委托帮扶的模式,发展中药材基地700亩,吸纳全村贫困户79户214人参与。2017年底贫困户分红收入达10.9万元。

内溪乡五官村采取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集中开发中药材基地535亩,为全村所有贫困户每户配送20股。

咱果乡克寨村采取大户能人带动的模式,坚持长短结合的原则,成功开发优质脐橙基地608亩,套种当年受益的百合、烤烟,带动贫困户58户185人。

▲龙山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图为该县无公害百合生产基地。   张军 摄

2018年,龙山全县18家龙头企业、468个种养专业合作社或大户能人与26633户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近年来,龙山县脱贫攻坚工作硕果累累。截至2018年底,全县累计脱贫97633人,退出贫困村148个,贫困发生率降至4.54%,未脱贫人口降至6631户23141人。

“2019年是龙山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我县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年内如期摘帽,以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自治州州委常委、龙山县委书记周云的表态铿锵有力。

春潮带雨晚来急,扶贫攻坚正当时。61万龙山儿女正以攻坚克难的豪迈气魄,乘浩浩长风,破滚滚巨浪,同心勠力唱响精准扶贫最强音。

转自湖南日报

作者:张建平 张军



推荐阅读

中央扫黑除恶第16督导组湖南省进驻信息公告

一组对比照,带你见证龙山县城40年的发展变化

潇湘晨报:最美公路丨龙山011县道  穿越湘西绝美岩溶台地

省委第五巡视组巡视龙山县工作动员会召开

新华社:武陵深处展新颜——湘西贯彻精准扶贫理念的生动实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